舞剧碧海丝路
海政文工团
海政文工团是中国人民海军从点亮白马庙那盏灯火开始,逐步迈向大国海军的一个光辉的文艺形象。海政文工团就像波涛之上的一声声汽笛,用一个个鲜活的文艺形象记录了人民海军建设的历史;海政文工团犹如大海之上的一艘战舰,从近海到远洋,伴随着人民海军一次次启航。
六十年来,海政文工团始终坚持贯彻党的文艺方针和政策,以艺术的形式热情讴歌人民海军的发展建设和英雄业绩,为提高部队战斗力服务。一代代艺术家,在蓝色的沃土上辛勤开拓耕耘;在艺术创作上,既注重黄土文化与海洋文化的有机结合,又注重民族本色与时代风格的有机结合,形成了自己大气、浪漫、清新、富有韵味、特色鲜明的艺术风格。
总导演:陈维亚 编剧:冯双白 执行总导演:沈晨 副总导演:宋亚平 钟丽春 作曲:卞留念 郑冰 赵兆 舞美设计:高广健 灯光设计:张顺昌 服装设计:麦青
公元前111年,因战乱,通往西域的陆上丝绸之路受阻。汉武帝便派使臣率部到达广西北海合浦,开始寻找从海路到达西域的通道。期间,合浦大浪港开始建造数百吨的海船。同年,汉武帝的使臣和船队在大浪港装载货物,携带大量黄金、丝绸进入北部湾,开始了一次彪炳史册的伟大航行。航程最远抵达已程不国(今斯里兰卡)。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政府组织的远洋航行。
大型历史舞剧《碧海丝路》,就是以2000多年前的北海合浦大浪港代海上丝绸之路历史为背景,以主人公大浦和阿斑的爱情故事为主线,展开了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文化,折射了东南亚民俗风情,再现了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的友好交往与商品贸易的历史情景,讴歌了人类的智慧与文明,颂扬了跨国的友谊与和平,赞美了大浦对国家的忠诚和对爱情的忠贞。
全剧由序幕《使命》、第一幕《婚礼》、第二幕《海路》、第三幕《感恩》、第四幕《守望》、第五幕《归来》和尾声《红帆》共七个章节构成。
序幕 使命 公元前111年,汉武帝派遣以大浦为使臣的远洋船队,满载黄金丝绸等货物由合浦大浪港出发,开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政府组织的远洋航行,海上“丝绸之路”就此开始了壮丽的航程。 第一幕 婚礼 合浦大浪港,鼓乐喧天 热闹非凡高朋满座 往来如梭。年轻的船长大浦与美丽的渔家姑娘阿斑的婚礼正在举行。大浪港洋溢着大婚喜庆。 一轮明月,新人相对,情深意长。 黎明,海螺声声,鼓声阵阵,海上贸易船队在大浦的带领下即刻出发。月光岩上的阿斑,挥舞着红丝巾等待着大浦的归来。 第二幕 海路 蓝天碧海,波涛汹涌。红帆大船迎着风浪,勇往直前。 大浦登上桅杆顶端,遥望着远方的故乡,拿出怀中珍藏的红丝巾,思念着新婚的娇妻阿斑。 乌云密布,狂风四起,暴风雨来临了。风雨中,一艘南亚小船由远处飘来,一位美丽的姑娘与暴风雨搏斗着,岌岌可危。 一个巨浪袭来,小船被无情的大海吞没,大海中的姑娘在拼命挣扎着,勇敢的大浦跃出船舷,救起了生命垂危的姑娘。 第三幕 感恩 红帆大船停靠已程不国(斯里兰卡)港口,大浦作为汉朝使节与当地国王友好相见。中国船员与当地商贾交换丝绸、瓷器及当地珠宝香料等。 被救起的姑娘就是国王最疼爱的女儿梅莉莎。她对大浦由感激,从而产生爱意,可大浦深情地思念着远方的阿斑,拒绝了梅莉莎的求爱。 第四幕 守望 月光岩(望夫岩)上,阿斑默默地等待着…… 大浦在夜色中,身处异国,遥望着东方。 梅丽莎透过夜幕,静静地看着大浦的身影。 他们三人彼此遥望着心中的所爱。 斗转星移,时光如梭,梅莉莎被大浦对阿斑的一片深情所打动,决定帮着大浦修复被海浪损坏的大船。 红帆大船再次启航,大浦终于踏上了归乡的航程。 第五幕 归来 合浦大浪港。历经艰辛的大浦终于踏上了故土。交付国书,完成使命,等待的人们纷纷上前与之相见,而疲惫的大浦在众人中急切地找寻着阿斑。 月光岩上。阿斑如一尊石雕,无限思念地遥望大海…… 大浦深情的呼唤着,轻轻地触摸、拥抱着心爱的阿斑。此情此景感动了上天,感动了大地。石化的阿斑慢慢开始苏醒…… 红纱巾飘向空中,它们在空中舞动着交融着。 尾声 红帆 海螺声声,鼓声阵阵。月光岩载着大浦、阿斑向着天际飘去, 在他们身后一面面巨大的红帆再次升起,升起…… 海上丝绸之路,千秋万代,连绵不断。
舞剧碧海丝路 敬请期待!
温馨提示:1.2米以下儿童谢绝入场(儿童项目除外),1.2米以上儿童需持票入场。
票价:180 起
票价:280 起
票价:100 起
票价:780 起
地址:朝阳区东三环北路36号
地址:西城区车公庄大街4号新华1949园区20栋A33剧场
地址:北京市朝阳区朝外大街昆泰大厦
地址:西城区西长安街2号